云南唯一的珐琅银器传人
2012年04月05日 9:55 741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金属器皿
珐琅银盘
珐琅银碗
珐琅银器 杯具套
一家很小的店,经过时如果不留心,很容易错过。这家店的店主是谭志平,店子在小镇寥落的街道旁,如果放在丽江古城,可能会有络绎不绝的人走进小店,看看摆在店铺里的银镯、银项链、银酒杯。当然,更会琢磨一下那些附着绘彩花纹的银杯和银镯,叫不出它的名,酷似景泰蓝,胎却是银的。
谭志平神秘地一笑,说:这就是云南丽江的珐琅银器。这是他的“独门武器”,在云南,仅他一人能打造出这玩意儿。
珐琅银器——他的“独门武器”
如果你跟不上时尚的潮流,不如回到古老的时光,走进流传了几百年的银器作坊,看看银子是怎样在匠人手里变成自己身上的珍爱之物,在耳旁、颈间、手腕流连。
银匠谭志平一直有个想法:打进丽江古城,与一家家银铺店一决高下。他坚信,自己一定能赢。因为他的“独门武器”叫做珐琅银器。任何一家老银店都无法与其手艺媲美,也没有谁能拿得出这种叫做珐琅的银制品。他更终极的想法是,让所有的人都能知道珐琅银器。
当然,珐琅和法郎没有任何关系,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最早出现于东罗马帝国的佛区,所以人们用此地的音译称呼这个工艺,这是一种常用在珠宝和钟表上的装饰方法。珐琅是将石英、云石、硼砂、氟化物等釉料按比例混合研磨成粉状,按不同的物料晶格,在800℃至870℃之间烧熔,在此过程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用金属离子特有的颜色使珐琅釉着色。喜欢珐琅的人,觉得这东西既有玉的温润,又有珠宝的光辉、骨瓷的细致,关键是这种材质历久弥新、不会氧化褪色。
“掐丝珐琅彩”是银器的一个种类,俗称珐琅银器。丽江市永胜县珐琅银器的加工制作,主要流传于永胜县永北镇和金官镇(今三川镇)的汉族中,珐琅银器早在明清时期就行销云南省内外,出口东南亚一些国家。据《新纂云南通志》“工业考”载:“永北厅珐琅银器,自来擅长,清代以前,妇女首饰以金银珠翠四者制成,翠者翠鸟之羽毛也。”
永胜县以家庭式传承为主的珐琅银器,在1931年至1947年间是其鼎盛时期,仅丽江永胜县城就有十五六家从事这样的银器加工制作,前来订货的商人络绎不绝,一些英国人和法国人也订购大量的西餐用具运往国外。
谭家自清朝末年开始制作珐琅银饰品,谭志平的祖上都是做珐琅的高手。当时,很多进京赶考的人为了讨好考官,经常用精美的珐琅器作为礼物送给考官。而凡到永胜的官员和商贾,都会到谭家制作几套珐琅酒具作为礼品和供奉之物,带到京城,也就是这样的“因缘际会”,谭家的珐琅银器声名远播。
让尘封的珐琅银器放光
永胜县的珐琅银器制作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走向衰落,如今的珐琅银器制作世家,仅剩下了谭氏家族。谭志平是谭家的第四代传人。14岁时,他开始跟伯父谭继康学艺。谭家从前制作的珐琅彩银器主要是珐琅首饰和酒具两类。后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多形百枷锁、银菩萨、龙头壶、凤头壶、牡丹花壶等二十多个品种。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世,鱼得水逝,因其忘乎水。识此,可以超物累、乐天机。谭志平和他的珐琅银器似乎都一直在这样平静简单地生活着,处世自得。
现在,谭志平的小店开在丽江永胜县金官镇上,一条偏僻幽静的小街是这个镇唯一的主街,就算是赶街天,也只能卖出不多的银器。虽见不到人买,他的珐琅银器却有人订货,他常坐在小店的一隅练手艺。
“谭志平不是商人。”见到一脸实诚、埋头苦干的他,我很认同自己的这个判断。
在小小的作坊里,谭志平天天躬身一锤一锤敲打这些碎银子,做好了银胎后,他还要做一道所有普通银匠都不做的工序,让它们更加流光溢彩。
按传统,附着在陶或瓷胎上的玻璃质称为釉,用于瓦片上的称为琉璃,饰在金属物的则称为珐琅。这三者,其实主要的成分都是硅酸盐类。但因为要和不同材质的胎体结合,因此在制作技术上要兼顾釉与胎两者的理化性质。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谭志平和所有艺人一样,都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一件普通银器做好后,要用自己做成的如发丝一般细的银丝用镊子一点点弯曲成小花瓣、叶子等各种形状,再将其焊在做好的银器上,这道工序叫做掐丝。
“掐丝”仅仅是珐琅银器最简单的第一步,钻花后再填珐琅,最讲功夫的就是烧蓝了。“能不能把这珐琅做成功,功夫就在这烧蓝上,蓝烧不好,肯定是失败之作。”谭志平所说的“烧蓝”就是在银器做成后,珐琅的上彩烧制,因为珐琅彩釉多用蓝色,因此就叫做“烧蓝”,这是所有普通银匠都不会做也不敢尝试的一步,“做好一件普通的银器是不需要烧这道程序的,它最多只需要做到将银子打坯成形、雕花、打磨,一件普通的银器就完了。”而要最终变成珐琅银器,就如一只泥碗变成瓷碗一样,需要的是最后的烧制过程。烧窑中的温度和烧制的时间长短必须要仔细拿捏,因为不同的色料在不同的高温下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这样的烧制过程,又需要2至4天的时间。“讲究的是火候,火候要刚刚好,如果温度不好,有可能会前功尽弃。”七八年前的谭志平总会有那么几次失败。“手是抖的,心是慌的,不敢加火,又怕火候不够。”在这种堪称“煎熬”的过程中,他真就把一个做好的小酒杯烧成了一汪银水。
谭志平当然不会甘心,他很有耐心。“祖先的东西不能丢,就算现在买的人不多,还是要让这珐琅银器大放异彩。”
珐琅银碗 银色的碗身,周围是彩绘的大朵牡丹花,有着紫色的花瓣和蓝色的叶片,每一朵花和叶片周围,有细细的银丝围着,像是古时富贵人家供奉着的器具,光辉夺目,隐约透着旧事遗梦。
从烧蓝到点蓝
有美丽躲在背后,付出耐心当然是值得的。
谭志平的耐心终于等到了他的第一次成功。他的第一个酒壶是在多次失败后炼成的。上掐丝珐琅时,他差不多做了3个月,光上蓝时就花了五六个小时,“这颜料有砂子,要边加水边上蓝,否则上完这边那边就干了,非常讲究功夫。”这个酒壶,他烧坏了银子,熔了,又拿出来重新做,这样反复折腾了三个月,终于出炉了。
第一次的成功,让谭志平欣喜若狂。他在狂喜之下把火炉推倒了,又抱着这个酒壶足足观赏了大半天。他觉得,成功像是和依稀的梦境偶遇,喜悦或是伤感都说不清了。
初尝成功的喜悦,谭志平更坚定了要把这珐琅银器做精做透的心,在他的悉心钻研和创新下,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单一的酒杯、茶具、碗,还有了多形百枷锁、银菩萨、凤头壶、牡丹花壶、新式酒具等精美的器具,珐琅银器的种类在谭继成创新的20多种的基础上,在谭志平手里已经达到了50多种。这些珐琅银器看上去造型新颖,“工艺品需要夸张的地方要夸张,需要简略的地方要简略。”谭志平说,好工匠做事时,心中有佛,做的东西更完美,他们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在做事。
成功之前,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成功之后,便有了一种要超越的执著。谭志平就是这样,现在他自己都记不清到底做了多少件珐琅银器,“我就想,能不能不要掐丝这个环节,也就是不用银丝,直接在做好的银胎上上彩。”谭志平所说的上彩也就是“点蓝”,这种想法来自于他看的一本清代银饰书,书上有一个银镯,上面的一朵小花没有经过“掐丝”,印在银镯上清新动人,甚至还有中国水彩画的意境。
“书上的银镯没有掐丝照样做得那么美,我想我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直接在金属上绘画的最大优势在于图案线条更加丰富,可以绘制更为精细、复杂的图案。不过,烧制难度也大了很多。首先是不同颜色之间的混色问题,没有金属丝将不同的颜色分隔开,一旦珐琅彩料配制不好就会产生颜色互染的状况。
谭志平开始了他从烧蓝到点蓝的尝试。点蓝工艺比烧蓝难得多,本来掐丝后银丝已经是一朵花了,只要在里面填上颜色就可以了,可是点蓝却要凭手在银器的凸面或凹面画画,此时混色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混色过度,烧结后图案模糊不清破坏画面,所以当一个部分描绘完后要先烧结,再描绘下个部分,再烧结,一直重复此过程才能完成作品。有时须重复烧结数十次,如果中间一次烧坏都会毁坏作品,所以微绘珐琅十分珍贵。
当然,又是很多次的失败,谭志平成功了。现在点蓝技艺他运用自如,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
商业与传统之间
这十多年的钻研和磨砺,谭志平的一双巧手也受了不少伤。划银子的时候,因为刀快,容易割伤手;还有在表面那层银冷却后,中间却没有冷却,银水溅到手套上不打紧,但如果高温的银水把手烧出了一个水泡,这水泡又破了,银子就嵌进了手里,那钻心的疼痛简直让人无法忍受。而珐琅彩的烧制过程,更是对人的心理和耐性的磨炼,银胎在“炼狱”之中时,人也恍如在“炼狱”中,这是一次痛苦的心灵之旅。
尽管有这么多的痛苦,谭志平还是乐于在珐琅银器的制作中找到快乐。当然,他也有烦恼。做一件小茶杯的珐琅器要用三到四天,要求的工艺极为细腻。相比之下,景泰蓝的工艺较为粗糙,而且涂在铜器上,所以从外观上看,没有珐琅光彩照人。但正因为这样,景泰蓝能运用机械化的方法大批量生产,而且造价要比珐琅低,市场运用也就较为广泛。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与普通的银器相比,珐琅银器也一样式微。现在,谭志平开的小小银器店里,更多地摆放着一些普通银器,因为对于珐琅银器,许多人并不认识。而且,从价格上来说,珐琅银器也比普通银器贵上几倍,“它是经过烧制的,真金还不怕火炼呢!”
让谭志平比较郁闷的一点是:“市场不大,能认识珐琅银器的人寥寥无几。”但是,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丽江古城,我们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商业与传统的较量,而这样的较量似乎会一直持续下去,传统的东西就是古老的东西,而古老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说它应该是民族的、世界的东西。对此,谭志平深信不疑。
谭志平觉得,自己会做珐琅彩银器是一件令祖辈和后辈都骄傲的事。“能打出普通银器的人千千万万,他们只能称得上是‘匠人’,而我,怎么说也称得上‘艺人’,因为我这项技艺是需要技术和功夫的。”谭志平有自信。
让谭志平更加自信的是,2007年,他被评为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政府认可,说明我这珐琅彩是个老东西、好东西,宝贵的遗产,一定会前景光明。”为了让这份手艺不失传,34岁的谭志平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了妻子,还带了两个徒弟。他不仅希望这珐琅彩银器能打开广阔的市场前景,更希望这“景泰蓝的老祖宗”能一直活下去。
现在,谭志平真正融入到了“银子的世界”,每天在打磨和熔炼着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在珐琅银器的世界里,他要“跟这银子打一辈子交道”,他觉得为了理想而努力,这是他每一天的目标。
对话谭志平
对于这项遗产的传承有担忧吗?
谭志平:担忧有啊!许多东西进入市场后就变味了,银器也是一样,真的假的都有。所以,有时候我们说保护遗产,一旦进入市场,市场与保护出现了矛盾。如果珐琅银器打入市场销量很好,我们是不是也一样会担心它造假呢?这种担心是肯定有的。
你觉得更好地保护遗产的方法是什么?
谭志平:谈不上好的方法,当然一方面可以从政府的角度加以宣传和保护,这很有必要;另外,就是提高全民素质,让真的遗产永远是遗产,而不是在众多假货中消失了踪影。
人物简介
谭志平,男,汉族,1976年生,丽江市永胜县金官镇金官村人。珐琅银器制作艺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在手工艺方面颇有禀赋,尤其在全珐琅、局部珐琅、纯银制作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大胆探索改良,成为珐琅工艺领域中一位继承创新的后起之秀。在保持老字号品牌及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谭志平又创新打制了多形百家锁、银菩萨、龙头壶、凤头壶、牡丹花壶、新式酒具等20多个品种,不仅畅销云南各地,还远销到缅甸、印度等国家。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llhealthma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安博(中国)”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安博(中国))”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