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金:资源综合利用后续持续改进提高与发展
2012年07月06日 22:20 455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先进单位
贵州紫金水银洞金矿申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先进单位”综合材料
根据安博·体育《关于推荐申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先进单位”有关材料的通知》(中色协矿字〔2012〕82 号)文件精神,我公司符合申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先进单位”条件,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企业基本情况
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紫金或公司)于2001 年12 月17 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注册资本2 亿元,目前资产总额12 亿元。公司已上交税费4.81亿多元,上缴规费1.04 亿元,是一家专业的黄金勘查、开发企业,其核心资产是水银洞金矿。公司投资主体主要是紫金矿业集团、贵州省地质矿产开发局地矿投资有限公司和贞丰县投资公司三部分。
公司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及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等科学、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并规范运作。公司有专门的矿山地质、采矿、选矿、冶炼、科技项目管理等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公司始终坚持依法办企、合法经营、效益开发、回报股东、回报社会的宗旨,紧跟国家和社会发展步伐,探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积极为创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1 年12 月,水银洞金矿投入近6000 万元开始建设,仅用18 个月的时间,就完成首期工程建设。2003 年7 月25日水银洞金矿第一块金锭出炉,金锭纯度达99.99%,拉开了贵州高砷高碳难处理金矿原生矿石开发的序幕,全年共产金562kg。二期于2004 年3 月至2005 年4 月完成投资建设。
目前,水银洞金矿一、二期形成年产金2-3 吨能力。三期技改工程目前正努力建设中。公司一、二期工程顺利建成至今,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日处理矿石量达到650t。
公司自成立至2011 年年底,累计产金19 余吨,实现销售收入36.43 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 个,上交税费4.81亿多元,上缴规费1.04 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7000 多万元,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资源勘查成果显著
截止目前,公司累计投入地勘资金2 亿多元,投入钻探工作量25 万米,初步查明水银洞金矿所处的灰家堡背斜金矿田金资源储量168.73t。其中获取国家主管部门评审通过认定的资源/储量(332+333+334)共计127.258t,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332+333+334)共计103.702t。随着灰家堡背斜金矿田成为国家金矿整装勘查区,公司不断加大地勘投入,公司远景金资源储量有望突破250t。
三、水银洞金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介绍
水银洞金矿采用竖井开拓地下矿产,采矿方法为房柱法。2003 年6 月,贵州紫金自主成功研制成功国际先进水平的“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湿法提金工艺。该技术为国际首创应用于规模工业化生产,成功解决了“卡林型”难选冶金矿这一国际难题,填补了我国含砷含炭微细粒原生矿开采技术上的空白,获得了国家技术专利,为水银洞金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开创了贵州难处理原生金矿成功开发的先例。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回收率高且极有利于环保的优点,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量原生矿的开发利用。该项目获中国黄金协会科技一等奖。
1、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组织实施
2006 年6 月,公司与昆明理工大学开展“高粘度微细粒氰化浸金渣选矿综合利用和产业化示范研究”,采用浮选的技术路线回收尾矿中的金,从而减少有用矿物的流失,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该工艺的成功运用,使尾矿品位从2008 年的1.07g/t 降低至目前的0.5g/t 左右,年可回收黄金200kg,年创净效益700 万元以上。该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公司的选冶综合回收率达95%以上,比同行业的85%高出10%个百分点;资源综合回收率达89.32%,比同行业的75%高出14%左右。具体介绍如下:
2006 年6 月,公司联合昆明理工大学开始尾矿的综合利用研究。目的主要是研究“卡林型”金矿氰化提金尾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和金的综合利用的方法。水银洞金矿采用中温常压化学预氧化--氰化炭浸的方法处理难选冶原生矿-“卡林型”金矿,提取黄金,由于该矿原生矿中含硫、含砷较高,磨矿粒度很细(-325 目92%),在化学预氧化过程中,这些含硫、砷的矿物大部分被氧化生成硫酸盐、砷酸盐等可溶性物质存在于溶液中,部分氧化不完全的硫、砷矿物以固体形式存在,其中的金难以浸出,导致浸渣中不仅含金较高(约2g/t 左右),而且浸渣矿浆虽经脱水处理,回水利用,但在固体浸渣中仍含有较高的砷,其已成为矿山企业的最主要的环境影响源,而必须添加大量的石灰进行浸渣堆存前的降砷处理。该浸渣有明显的四高三难现象:高粘稠度(常温下,固体中百份浓度为25% 左右时, 粘度高达2.38 ×10-2PaS);高碱性(pH=10-12);高细度(-325 目93%),高水密度(回水密度1.15-1.2);该浸渣难脱水,难降水密度,同时,由于粒度极细,选矿极为困难,特别是经前面的化学预氧化和氰化提金处理,矿物表面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含金黄铁矿、毒砂等,已被氧化成臭葱石,加上氰化物对硫化矿物的强烈抑制作用,含金硫化矿物的可浮性几乎变为零,使本身就难于选矿的微细粒浮选提金变得更难。很难回收有用金属。从另一方面看,由于该浸渣中含金较高,每天还有600 吨左右的矿石量(氰化提金尾渣),它已经过了磨矿处理,具有粒度细、数量大,可利用性高、价格便宜、处理成本低等特点,是一宝贵的二次资源,相当于一座黄金矿山。
如进行综合回收这部分金,对于资源综合利用,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公司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研究有较大的意义。公司于2007 年初完成炭浸尾渣综合利用的初步研究设计。设计方案采用“夹聚”浮选工艺,ZL 组合活化剂先进技术,对氰化浸渣进行选矿综合利用。
2007 年公司进行“卡林型”金矿氰化提金尾矿综合利用工业试验系统建设,正式进入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化研究阶段。
2008 年公司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浮选系统改造、流程考察、药剂条件试验、人员技能培训等工作,8 月建设完成了“卡林型”金矿氰化提金尾矿综合利用扩大生产系统建设,正式投入工业生产,浮选回收率50%左右,尾矿品位1g/t。
2009 年公司又开展对起泡剂MIBC 等新药剂的试验研究,对系统进行优化,使尾矿品位下降至0.85g/t 左右,浮选回收率提高至60%左右。
2010 年公司通过对资源综合利用浮选流程进行调整,浮选机进行改造,使得尾矿品位降至0.65g/t,浮选回收率提高至65%左右。
2011 年公司又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与预处理-炭浸提金工艺的相互影响研究、人员技能培训、自动化研究,尾渣品位降至0.5g/t,浮选回收率提高至70%以上,综合回收率达到95%以上,每年多产金150-200kg,实现年利润700 万元左右。
2、资源综合利用后续持续改进提高与发展
由于预处理-炭浸工艺在强碱环境下完成,而“卡林型”金矿氰化提金尾矿综合利用整个生产过程为弱酸性,通过浓缩方法脱除大部分“化学预氧化”-氰化提金尾矿中的碱性水,加入浮选酸性工业循环水与硫酸实现尾矿再浮选条件。为了提高对工业循环水的综合利用,2011年,公司联合厦门紫金矿冶技术公司开展了工业水综合利用研究, 工业循环水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钠, 含量约100g/L,通过电解方法处理含硫酸钠工业水,在阴极产生氢氧化钠溶液,在阳极产生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回到 氰化提金流程“化学预氧化”工艺提高矿浆PH 值;硫酸溶液回到尾矿综合利用浮选工艺生产流程以降低浮选矿浆PH 值,这一技术现已取得扩大半工业化试验成功,将作为贵州紫金2012 年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进行工业化建设实施。完成后将同时取得显著环保效益,减轻环境压力。
低品位金资源开发利用也是公司长期重视的研究工作,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增加可利用资源量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已经建成低品位矿石选矿系统,正在加大金精矿生物预氧化研究工作力度。
公司着力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工作,成效显著。2011 年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奖代补专项奖励资金800 万元,并获评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项优秀矿山企业。
水银洞金矿通过长期努力重视科技投入、技术进步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如下成果:
(1)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2)降低了可溶性砷的含量,生产过程无废气产生,工业水实现100%循环,无环保压力;(3)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了数百人员就业;(4)含硫酸钠工业废水电解生产酸碱工艺应用研究,能较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解决含污染物工业废水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更可缓解企业环保压力。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llhealthma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安博(中国)”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安博(中国))”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