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融资的资金链濒临断裂

2014年08月28日 9:55 68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大豆融资违约浪潮
  此前华尔街见闻曾介绍,在今年4月份出现了一次大豆进口商违约潮,除了昌华集团之外,违约的企业还包括山东晨曦集团、汇福粮油集团、山东光大日月集团和得利斯等企业,违约的大豆数量在50万吨左右,价值约3亿美元。当时,有数据显示中国大豆进口合同违约规模创下10年来最高。
  据路透社,年初至4月份,中国贸易进口商至少拖欠了50万吨美国和巴西大豆货款,金额约为3亿美元。
  由于无法开具信用证,一些山东省粮食进口商无法按照合同支付货款。在资金链趋紧,特别是决策者愿意承受部分影子银行产品违约去泡沫的大背景下,中国大豆、橡胶进口商屡次出现撤销合同。
  信用证是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常用付款工具,如果银行不对进口商开具信用证,意味着将无法完成付款交易。但信用证具有杠杆作用,一旦套出来的资金投资失利,不仅融资方面临破产,银行也要承受坏账风险。
  一些行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大豆进口商违约,是因为它们在利用进口获得廉价资金套利模式破产。过去在信用证项下的银行贷款利率最低只有2%,并允许延后几个月还款。
  今年5月份,华尔街见闻还曾介绍,面对巨额的进口大豆违约和涉嫌逃税的调查,日本最大综合商社之一的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在中国的扩张之路变得摇摇晃晃。在信贷紧缩的背景下,信贷风险激增,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数起违约。从铜、铁矿石到橡胶、大豆,商品融资泡沫逐渐扩散。丸红的一位高管坦言,在中国粮食市场经营的公司都将面临一场“完美风暴”。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llhealthma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安博(中国)”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安博(中国))”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