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借国际产能合作促装备业转型升级

2015年11月10日 9:12 656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装备

    新华网沈阳11月9日电装备制造是东北传统优势产业。面对全球低端制造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高端装备向发达国家回流的“双向挤压”,东北制造在逆市中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为转型升级、化解危机闯出新路。

  放眼海外寻求突围

  近日,70多名来自德国、法国、土耳其、智利、韩国、日本、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销售人员走进北方重工集团,参加了公司举办的首个海外代理商大会。北方重工进出口分公司总经理杨溢说,这种实地学习有助于他们对企业产品和文化增加认同,进而更好地为公司深耕国际市场服务。

  北方重工的这一转变,代表了东北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突围方向。去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东北装备制造业深陷订单下降、利润下滑和产能过剩的窘境。从“眼睛向内”到“放眼海外”,已成为这些企业脱困转型的选择。

  今年5月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也因提供“走出去”的全新思路,让东北装备企业信心十足。

  不久前,沈阳远大集团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工业园区又接到了一批来自东欧的新产品订单。集团董事长康宝华对开发海外市场雄心勃勃:“目前集团在全球有130多个分支机构,未来这一数字要达到1000个,我们不仅卖自己的产品,也要为其他企业提供销售平台。”

  国际合作助力升级

  事实上,东北装备制造业下滑既有市场低迷、产能过剩的外部因素,也有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等内部原因。与中国制造当前面临的“双向挤压”类似,东北装备制造业正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日用品制造不发达,而与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相比,东北大型装备的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差、系统集成能力弱。

  记者日前在东北多地采访,经常碰到当地加工企业不愿用东北“母机”的案例。吉林艾斯克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禽类屠宰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经理宋岩冰介绍,公司很多关键部件和材料都从海外进口。“虽然进口部件价格要高出一截,但寿命和可靠性高出不少,综合算起来还是划算。”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中国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中,对重化工业的需求高峰回落,东北装备亟须改变过去偏重追求数量效益的发展模式,转为注重质量效益,向高端化转型,这一转型离不开国际产能合作。

  国际产能合作既意味着“走出去”,也包括“引进来”。两年前,磁谷科技集团斥资收购了濒临破产的美国麦格纳公司,如今公司采用这一先进技术生产的高科技产品订单不断。辽宁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处处长李怀东说,海外并购既提升技术,也学习了先进管理经验和精益求精的制造业精神,已成为改造、提升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一条捷径。

  “走出去”未来可期

  在国家今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东北装备扮演了重要角色。东北是新中国工业摇篮,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三省工业的比重都超过20%,近年来东北攻关的一批重大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专家认为,东北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先发地区,推动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方向迈进,有利于挺起中国重大装备的脊梁,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带动因素。

  日前在沈阳举行的“经济新常态下的东北振兴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都看好东北装备的外向型路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建议国家加快在东北设立自贸区,并且建设对接周边国家的交通大通道,支持设立境外产业园区。

  大连市副市长曹爱华表示,东北各地亟须联合实施大企业带动策略,以“制造+服务”的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机车、造船、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和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走出去。

  分析人士指出,以促进走向世界为目标,东北装备制造业通过扩大开放倒逼行业改革,并辅以政府部门的适度扶持,其转型升级未来可期。(记者:刘荒、王炳坤、齐海山、梁书斌)

责任编辑:zz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llhealthma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安博(中国)”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安博(中国))”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