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 促升级 加快建设钨工业强国
2017年01月04日 9:6 9917次浏览 来源: 安博(中国) 分类: 钨 作者: 周大伟
钨是具有独特优良性能的战略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和军工等各个领域。我国钨资源储量、生产量、贸易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是钨业大国,但还不是钨业强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钨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扩大、经济实力增强、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显着提高,但我国钨产业在全球钨产业链中仍处于中低端,钨资源控制力、市场影响力、技术引导力和文化感召力还不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加快钨工业转型升级,迈入世界钨工业强国的关键时期。
问题:开采强度大,钨矿储采比失衡。
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
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产业集中度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
建议: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及市场影响力。
制定完善行业监管政策法规。
严格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管理。
建立国家钨战略资源储备制度。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成就斐然
“十二五”期间,我国钨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资源整合、战略重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资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产能产量保持增长;钨市场价格回升,经济实力增强;进出口钨品总体呈下降趋势,出口硬质合金保持增长态势;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显着提高;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对于“十二五”期间,我国钨工业取得的成就,12月27日,中国钨业协会编制的《中国钨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作了详细诠释。规划从6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十二五”期间我国钨工业取得的成就。第一,我国钨资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我国查明的钨资源储量958.79万吨(WO3),比2010年增长62.23%。分布在24个省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甘肃、河南、广西、福建、广东、内蒙古、云南和安徽等10省区,10省区合计查明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4.0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老矿区接替资源勘查和新区资源评价工作,国土资源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提出“三年有重大进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年重塑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格局”的“358”目标,并加强老矿山找矿工作,钨矿勘查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十二五”期间新发现钨资源矿产地25处,其中大中型23处,累计新查明钨资源储量459.9万吨(WO3),同比增长598.9%。
第二,我国钨矿产能产量保持增长。2015年,全国钨矿年采选能力(折合钨精矿WO365%)分别达到12.98万吨和16.30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20.07%和12.1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钨精矿产量增速加快,由2000年的4.55万吨(WO365%,下同)增长到2015年的12.91万吨,增长183.86%,年均增长7.20%。全球钨精矿产量由2000年的5.75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5.84万吨,增长175.28%,年均增长6.98%。除少数年份外,我国钨精矿产量均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十五”期间,我国累计钨精矿产量40.89万吨(WO365%,下同),年均增长16.94%;“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钨精矿产量44.71万吨,比“十五”增长9.32%,年均增长3.33%,增速明显减缓;“十二五”期间我国累计钨精矿产量达到62.19万吨,比“十一五”增长39.11%,年均增长1.87%,产量增速进一步趋缓。
2015年,仲钨酸铵(以下简称APT)、钨粉和硬质合金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80万吨、7.62万吨和4.31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8.05%、23.70%和20.03%,年均分别增长1.56%、4.35%和3.89%;钨丝和钨铁生产能力分别为350亿米和3万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18.92%和12.5%,年均分别下降4.11%和2.64%。
2015年,APT、钨粉和硬质合金产量分别达到8.10万吨、3.77万吨和2.65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20.9%、4.72%和20.45%,年均分别增长3.87%、0.93%和3.79%;受节能灯和LED以及钨铁高关税影响,钨丝和钨铁产量明显下降,2015年产量分别为137亿米和0.62万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42.29%和4.62%,年均分别下降10.61%和0.94%。
第三,钨市场价格回升,经济实力增强。进入新世纪,国家从2002年开始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2001年加入世贸后,我国保留对钨及钨制品13个品种的国营贸易管理权,由政府指定数量有限的公司(13家)专营,并加强对钨品出口的监管。2003年钨精矿价格开始回升,由2000年的1.8万元/吨上升到2.45万元/吨,随后一路震荡回升,2006年年均价格突破10万元/吨,2011年达到13.76万元/吨的历史高位。“十一五”期间钨精矿平均价格8.78万元/吨,是“十五”的2.32倍;“十二五”期间钨精矿平均价格11.28万元/吨,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价格上涨28.50%。
我国钨工业自2004年开始走出多年低谷,摆脱困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总体经济实力增强。2003年,全行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销售收入386亿元。尽管“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钨行业销售收入仍保持增长,年均销售收入达到706亿元,比“十一五”增长82.90%。
第四,进出口钨品总体呈下降趋势,出口硬质合金保持增长。受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钨市场需求低迷、以及国内钨企业环保约束的加强和人工成本的刚性增长以及国际钨行业向钨资源领域扩张,废钨再生利用量增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作为钨原料供应大国的绝对优势正在减弱。
“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口钨品(含硬质合金,下同)总量14.62万吨(钨金属,下同),年均出口2.92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国出口钨品总量13.20万吨,年均出口2.64万吨,比“十一五”期间下降9.71%,年均下降5.69%。“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口硬质合金总量1.58万吨,年均出口3159吨;“十二五”期间我国出口硬质合金总量达到2.38万吨,年均出口4750吨,比“十一五”期间增长50.35%,年均增长5.78%。
“十一五”期间,我国进口钨品(含钨精矿,下同)总量2.99万吨(钨金属,下同),年均进口5993吨;“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钨品总量2.49万吨,年均进口4993吨左右,比“十一五”期间下降16.69%。
第五,我国钨冶炼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显着提高。低品位钨矿、黑白混合钨矿选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钨冶炼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硬质合金企业生产技术与工艺装备水平向前跨越了一大步,行业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超细晶粒、超粗晶粒、功能梯度硬质合金材料以及超大型硬质合金制品等高端硬质合金产品质量与国外差距缩小,钨产品向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第六,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钨资源整合取得明显进展,钨矿资源开发利用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中央区域经济扶持项目、资源整合矿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及资源接替技改项目增多;冶炼加工项目投资向工艺装备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高端钨产品方向发展,项目起点高、投资大,管理规范,尤其高性能硬质合金棒材、数控刀片和工具等钨终端应用领域投资项目增多。
技术改造取得明显进展,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新兴主导产业,抢占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竞争高地,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随着先进制造业、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我国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市场蓬勃发展,国产化进程提速。截至2015年末,我国已有15家企业建成硬质合金数控刀片生产线,形成产能1.6亿片,产量接近1亿片的规模,而2010年仅有1家。
“十三五”挑战重重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国钨工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当前我国钨产业规模和产量呈增长态势,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生产成本上升、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产品开发能力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等行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凸显,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硬质合金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难以突破。加快转变依靠消耗资源、增加产量、牺牲环境的发展模式刻不容缓,钨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规划”信息显示,首先,在钨矿开采方面,我国目前钨矿的开采强度大,钨矿储采比失衡。数据显示,我国钨储量占世界钨储量的比重不足50%,而钨精矿产量却占世界产量的80%左右,钨矿储采比不足国外储采比的1/4。2015年我国查明的钨资源储量虽然明显增长,但基础储量下降明显,资源优势正在逐步减弱,特别是黑钨矿资源急剧减少,逐渐枯竭,资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002年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以来,尤其从1999年起连续多年来实行“暂停受理新的稀土矿和钨矿勘查、开采登记证申请”以来,钨矿开采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开采总量得到控制,总体超指标幅度逐年降低,主采钨矿开采总量基本未超控制指标,但综合利用产量超控制指标严重,钨矿贸易企业产量游离在指标监管之外,监管难度大。
其次,我国钨工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我国钨工业取得快速发展,但依然处于世界钨产业链的中低端,科技研发投入、研发水平和能力、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市场竞争力、企业盈利能力,以及产品的技术、质量和档次、营销和服务等与国际先进钨企业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以及产品专业化、产业链精深化、科技创新集成化、市场和人才全球化水平低;二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尚不完善,研发投入少、高端技术人才缺乏、研发能力较弱;三是钨精深加工的前沿技术和关键领域少有重大突破,原创性核心技术成果少,生产的产品仍以中低档为主,无法满足国内高端制造业的需求,高性能、高精度的高档硬质合金数控刀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钨制品仍需从国外进口。
第三,在我国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矛盾仍旧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底,我国APT生产能力20.80万吨,钨粉生产能力7.62万吨,硬质合金生产能力4.31万吨,钨丝生产能力350亿米,钨铁生产能力3.00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38.94%、49.48%、61.48%、39.14%和20.67%。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导致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增大、竞争力不强,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凸显。
第四,当前,我国钨工业产业集中度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钨企业“多、散、小、弱”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产业集中度低,国际竞争力不强。据统计,2015年,134家主采钨矿山企业平均年产量不足500吨,年产1000吨以上的钨矿企业只有19家,占主采钨精矿产量的58.11%;统计内的50家硬质合金企业中,年产1000吨以上的只有4家,占总产量的51.69%,主营业务收入140亿元,亏损2.43亿元,其中盈利超亿元的只有2家,超千万元的只有8家,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以创新发展迎接挑战
针对当前我国钨工业发展的问题,中国钨业协会在“规划”中提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型升级”的方针,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开放合作”的总思路,围绕建设钨工业强国目标,以提高钨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控制总量、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整合、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两化融合、控制总量、服务用户的基本原则,以创新发展为推手,推动我国钨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通过总量控制、创新驱动,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明显改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至2020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600亿元。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钨工业须从开采总量、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六方面着手。
首先,在开采总量方面。要严格执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规定的钨矿开采总量约束性指标,到2020年,钨矿开采总量控制在12万吨/年以内。强化钨战略性矿产的保护与储备,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引导产业发展,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加大废钨再生利用以弥补原生钨供应的不足。
其次,在节能减排方面,研发推广节能技术,推广低品位钨矿酸法冶炼生产APT工艺,开发选冶联合工艺流程,缩短现行钨冶炼流程,节能降耗、减少排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淘汰落后冶炼生产能力,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5%。
第三,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5%,其中硬质合金企业达到4%。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重点发展终端高附加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产品,硬质合金新产品销售收入占硬质合金行业营业收入的35%以上;提高矿山采选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十三五”末,采选综合回收率和共伴生金属综合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第四,在结构调整方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力争钨加工工艺技术及装备、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三五”末,我国硬质合金产业年产量3.3万吨,年销售收入360亿元,年出口量1万吨,高端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年产能4亿片、年销量3亿片;硬质合金整体刀具年产能1.3亿支,年销量1亿支;PCB钻头年产量8亿支;硬质合金棒材年产量8000吨。硬质合金企业上市公司超过30家。
第五,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强矿山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搞好矿山复垦,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采选技改力度,提高采选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实现选矿废水的闭路循环;加强钨冶炼废水的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力争实现零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0%。建立健全钨冶炼废物(钨渣)污染防治管理政策和技术规范,加强对钨渣的产生、转移、贮存、利用处置等全程的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金属污染。在需要和可能的矿山,进行废石和尾砂的井下回填,用于采空区处理,搞好矿山复垦。
第六,在循环经济方面,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大力提高矿山采选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加强矿山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研究,开发废石、尾矿的有价元素的回收和其他有效利用。
按照“再勘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二次钨资源的再生利用,二次钨资源包括钨废渣、烟尘、废催化剂和废旧钨合金产品(硬质合金、高比重合金、钨铜合金和钨材等)等。加大废钨再生利用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尽快实现产业化,到2020年,二次钨资源的再生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
以法制保障推动钨业强国建设
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艰难曲折,经济低速增长可能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国际钨市场需求回升缓慢;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错综复杂的因素增多,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较大,钨行业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形势、应对挑战,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钨产业升级,加快钨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钨工业强国建设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钨工业长期的战略任务。
在这样的形势下,为推动钨工业强国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制制度保障,因此“规划”提出,首先,要建立和完善钨行业有效管控机制和手段,依法对钨战略资源的勘查开采、冶炼加工、市场销售、进出口贸易等各个环节的协同管理。尽快修改完善《矿产资源法》,启动《国家战略性资源保护法》和《稀有金属管理条列》等立法,使钨矿资源安全保障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其次,要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12〕44号)第十一条规定的“开采总量控制矿种与其他矿种共、伴生的,应纳入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管理,不得超指标生产。主采矿种属国家紧缺矿种的,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超总量控制指标开采的,应进行储备,不得销售”;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勘查开采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9〕165号)第十五条规定的“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与其他矿种共、伴生的,凡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资源储量达到中型以上,且占矿山全部资源储量达到20%的,按主采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设立采矿权,并执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各项管理规定”。同时要完善开采总量控制管理政策措施并严格控制钨矿开采规模。第三,要建立国家钨战略资源储备制度。
在推进钨工业产业升级方面,要根据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要求,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和技术进步,对现有准入标准进行修订和提高,遏制钨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通过市场化手段和差别化政策,淘汰落后产能,让过剩产能平稳退出;通过境外资源开发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并加大对企业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的财税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切实提高行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llhealthma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安博(中国)”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安博(中国))”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